全球科学技术立异双极世界已现立异生态面对新应战

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2019-12-14 02:50:10浏览次数:8174  

2017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其 EmTech 会议品牌落地中国,EmTech China 成为其在中国构建一个线下的新兴科技舆论场。这个场合的议题,是过去一年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新兴技术的发展脉络。

相较于此前两届,今年的 EmTech 又有了有趣的变化。例如说,许多嘉宾在谈论某一项新兴技术在全球的发展时,中美两国慢慢的变成了难以避开的存在。

“二战之后,美国,尤其在硅谷、波士顿,成为了整个全球创新中心,但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崛起,使今天的世界慢慢的变平,中美两国成为了科学技术创新的双极宇宙”,有演讲嘉宾在现场如此表示。

体现在嗅觉敏锐的长期资金市场,中国科技公司 IPO 的速度已有后来者居上之趋势。根据现场嘉宾分享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科技公司 IPO 在美国、中国、日本都非常活跃,每年都有数十家乃至上百家的科技公司成功上市,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做为 IPO 的后来者,科技公司 IPO 数量的增长曲线非常强势,基本和美国并驾齐驱,中国和美国科技公司 IPO 所募集的资金总额也要比日本、德国、英国要高很多。

(来源:EmTech China)

中国的 AI 发展已有目共睹

在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新兴技术——AI 技术上,中国的科学家和科技企业正在与美国比肩,两者成为该新兴技术的两股最重要的主导力量。

在人工智能领域,2019 年,中国的一众 AI 创企经过前几年的技术积累、资本到位的高速发展,已确定进入市场落地期。用创新奇智 CEO 徐辉的话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发生的一大变化,正是它更多地从一个个 Research excellence 变成一个个 Engineering excellence。

“2016 年看 AI 公司的 PhD、看发了多少 paper,2017 年看融资能力,2018 年看怎么样和实体行业的场景结合,2019 年看商业化,再往后走看价值,真正把科学技术创新和行业、场景结合起来,创造它的商业价值”,他说。

(来源:EmTech China)

中国的庞大市场,也为促成这些 AI 公司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空间。徐辉介绍道,作为一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统一技术栈公司,创新奇智主要核心竞争将在于数据中台、人工智能算法中台,目前正在切入制造、零售、金融这三大行业,其中智能制造已经贡献了 50% 以上的营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场景布局非常广泛的大国,但可能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他说。

在宝武三期湛江钢铁已经上线的一个项目中,这家公司正在将机器视觉、工业视觉和数据智能相结合,帮助传统的钢铁行业降本、增效。例如钢铁厂的高炉铁水运输环节需要保证一定的极高温度,整个铁水的运输过程中,每降低一度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大概是 67 万,而这家公司则利用 AI 技术帮助钢铁厂实现了全程的无人化、智能化。

而在虚拟世界,RPA+AI 也正在提升虚拟机器人的现有水平。来也科技董事长汪冠春分享道,在流程自动化上,RPA 机器人已经可以全天候、24 小时高精度不犯错的进行办公流程中的重复性工作。“RPA+AI 就可以更好地提升机器人现有水平,可以去处理更复杂流程,提供更高附加值的工作。未来我们整个工作方式都是新的,机器人可以做这种重复性工作,而人可以更专注地去做高技能、高价值工作,比如决策、创作”,他说。

AI 应用在中国的大范围,“反作用”到产业链的上游,作为最底层支撑的算力提供商,又看到了新的机会。根据斯坦福大学昨日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AI Index),从 2017 年 10 月到 2019 年 7 月,仅仅一年半时间,在云上训练一个大型图像分类系统所需的时间从大约 3 小时降低到了大约 88 秒。

在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看来,接下来的一个算力趋势是,云上多元算力将成为常态。

他在 EmTech 现场指出,云正在成为信息世界的基础设置,在云的前端,即云的使用面,正汇聚了大量应用;而在云的后端,即云的供给面,正汇聚了海量算力。下一个 10 年,数据中心的算力增长,会让 “数据中心 / DC” 会变成“计算中心 / CC”,包含云、企业自建计算中心,云在本质上是大规模计算中心;并且在这样的计算中心中,基于 AI 的计算负载将会超过整个计算中心算力的 80% 以上,计算中心缺乏算力,将严重阻碍产业创新与应用。面对这些变化,多元算力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

全球科学技术创新生态面临新挑战

事实上,过去几年,除了人工智能技术,整个全球技术创新版图,中国科技公司的比重也在上升,仅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享誉全球的 “全球 50 家最聪明的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 为例,2012 年 - 2017 年间入选榜单的中国科技公司数量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50 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榜单 2012 年 - 2017 年上榜公司国别统计(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直接受益于技术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 2017 年的研发费总额(名义额,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方面,美国为 55.6 万亿日元,中国为 50.8 万亿日元。中国的研发费从 2000 年开始到 2017 年增长至 10 倍左右。依靠雄厚的资金,中国在人工智能(AI)等最尖端 IT 技术、生命科学、材料开发等广泛领域大力推进研发,研究水平也快速提升。

而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接下来的十年是最为重要的机遇之年。放眼全球,中国早已是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动见观瞻。对此,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侯云在 EmTech China 上表示:“中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内经济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随之而来的是,也有慢慢的变多的中国科技公司有机会将 “全球化布局” 提上议程并实践之。但就 2019 年来看,由于中美关系的扑朔迷离的波动,相比于展现 “机遇”,这个关键词开始更频繁地和“挑战” 绑定。自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某些发达经济体动作连连,试图阻碍甚至割裂中国与全球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循环和联系。

有专家指出,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于开放合作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压力,给中国未来几年科技的发展前途造成了一定阴影。

而这样的阴影最终也会在全球新兴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中产生影响。

(来源:EmTech China)

但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副出版人陈序为 EmTech China 所做的开场辞所言:“如果说在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当中,我们仍然拥有全世界的同仇敌忾,我们仍然拥有像中国这样做才能够信赖、可以依靠的一个利益攸关者的信守承诺,以及在全球经济企稳和复苏当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今天我们将面对的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人性本身),在面对巨大改变的时候,在面对复杂环境的时候,在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人类往往会产生恐惧,而恐惧会激发人性中最恶的一面。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已看到很多个人、组织和国家因为恐惧而集结,因为恐惧而联合,但是我们相信这不是人性最好的一面,也不是人类最好的选择。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今天在这里讨论科技,探讨创新,就为了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选择,这个选择同样是基于人性,却是发挥他善良和正能量的一面,那就是探索未知、面对改变和勇于挑战的勇气。

(来源:EmTech China)

在第二天的 EmTech China (12 月 14 日),这种勇气的展示还将延续甚至达到顶峰:一则来自一个古老的技术议题;另一则来自 35 位冉冉升起的中国科技新星。

届时,EmTech China 还将迎来麻省理工学院能源计划(MITEI)主任 Robert Armstrong、通用电气高级副总裁 Maher Chebbo,他们将剖析决定人类文明走向的能源技术正在探索哪些可能;相较颠覆性能源突破仍需时日,5G 应用已近在眼前,我们触手可及的机会是什么?这个版块的分享嘉宾包括京东集团副总裁周伯文、“5G 极化码之父” Erdal Arikan。

另外,主办方将隆重揭幕源于《麻省理工评论》的重磅榜单——“TR35 China 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

自全球最权威的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榜“MIT Technology Review 35 Innovators Under 35”2018 年首次落地中国,这份榜单正在成为中国新兴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榜单揭幕仪式将为中国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冉冉升起的 35 颗 “新星” 加冕,届时我们将共同见证中国新兴科技领袖的诞生。

-End-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精彩阅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