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2019在科技进步方针迭代中怎么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晋级

责任编辑NO。魏云龙0298 2019-11-27 11:48:18浏览次数:3629  

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11月25日,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国际人才培养:不只是语言”分论坛拉开帷幕。

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国际业务负责人孙晨皓与鲸媒体首席运营官赖沛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高薇等学界、业界嘉宾齐聚现场,就国际人才培养、人才多元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核心观点:

课外培训机构不单单是给教给孩子一种语言。

教育的交付应该是从认知到教学效果,再到最终的实践,三位一体地让孩子在这个面向世界的舞台上有参与的机会,让孩子对于社会现象进行认识、批判、思考、发声、最终进行实践,这是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的,也是正在做的。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赖沛骏):在座的很多位来自国际化赛道的从业机构,根据今天不有很多是孩子家长,听完分享以后,对孩子未来是否有机会成为一个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期望。

接下来我会再次请上三位嘉宾进行一个圆桌论坛,除了国际化人才在语言侧的关注以外,我们也会从包括游学、营地、项目拓展等更多元化培养的方式,邀请三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国际化人才未来培养的趋势。在科技进步、政策的迭代中,怎么样去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升级。现在有请三位老师上台!谢谢大家!

首先是一个宏观的问题,来跟三位嘉宾热热身。其实大家都谈到了,在不同的角度对于国际化人才的一些观点,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大家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现状、需求、痛点或者是瓶颈,有请三位嘉宾来分别讲述一下,女士优先,先请高老师!

高薇:基于这些年的实践经历,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1、从理念上来说,考虑孩子的未来发展,其实我们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还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全面。

在过往办学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跟我说,他们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英文学得怎么样,能够跟其他全英文国际学校孩子的水平一致,或者是否能够跟美国和英国同龄孩子的英文一样,中文是可以在家里自己解决的。但是这几年我们发现,特别是在国际化学校比较多、更加多元化发展的一线大城市,家长们对于孩子母语的发展和母语文化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视了。

如果一个人自身的母语文化的底蕴很深厚,他的第二语言的学术水平很高的话,他走向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当他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他都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他也可以把很多优质的民族文化传递到全球,分享和共融。

所以,从学生的培养理念上来讲,无论从家长、从社会还是从教育者的角度,依然需要不断地自我提升。

2、师资。现在开了这么多国际化的学校,对优质师资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讲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其实在过往,很多时候我们在办学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外籍老师的比例占多少,以此来评价一个国际化学校的水平。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发现,当更加理性和更加深度地认识国际化教育的时候,有一定的课程是必须要由外籍教师来授课的。比如说语言(语文学)课程,比如说国际人文类型课程,是要有原汁原味的分享。

那么像中文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历史、哲学、思想这方面的课程也恰恰很重要,而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希望这些老师既有深厚的文学文化的底蕴,有中国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同时最好还是双语者,能够跟西方老师展开国际人文课程、中国人文课程的协作,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提升了。

再有像理科性的课程,过往更强调的是用英文来学习,而现在更强调的是中西方老师的融合,能够建立一个融合的、双语教师的团队,因为在世界各国,对理科的目标和技能都是相通的,双语教师之间的协作也特别重要。

时间关系,我就先说这么两点,谢谢!

孙晨皓:站在目前的课外培训机构和家长的视角来看,有两个问题,其实也是机会。

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大多数希望把孩子送出国。拿本科为例,家长可能会在孩子高二、高三时担心孩子的成绩够不够、是不是有什么活动没有做、是不是要找一个留学中介机构。这其实很现实,但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也许是不太理性的。

现在的趋势其实是很明显的,比如说美国的名校会拒绝满分的学生,会更看重孩子在活动中是否真正去参与,是否真正有参与的价值。这远远不是说从高二开始去准备就可以的。

而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清、北”(这也是世界名校,也是国际化人才),光靠高三来准备高考,其实这也是不太现实的。

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培训机构的机会,就是家长应该从小去抓孩子的国际教育规划,从小开始培养,这样的话,在孩子高二、高三的时候就不愁孩子没有背景活动、能力。如果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语言就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水平;在初中就可以将语言应用到一些场合,比如说各种活动之中,比如说设计思维的营地等等;在高中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将他的这些特长和兴趣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而在他的履历上填写光辉的一笔。

这样的话,无论是国外名校,还是本土名校,都会希望这样的孩子进入到他们的学府之中。

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开始去规划,培训机构也应该从小从能力上培养孩子。

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看法。

朱旭峰:感谢两位老师多次提到清华北大,并且把它归为国际化的学校。刚才我说了,如果要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样的一个概念去理解的话,国际化人才培养其实可以分成两类:

1、培养外国学生。

2、培养中国学生。

前两位老师,因为你们主要培养的对象是要走出去的中国学生,我这里简单说说我们学校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些工作。我们其实是留学生和中国学生都培养,都是往国际化人才的方向去培养。

1、对于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我们是怎么培养的?

首先他们为什么来中国?他们来中国,虽然可以说清华、北大是好学校,但是他们来中国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希望把自己的人生、职业、发展和中国取得联系。所以,他们来到中国,其实更希望去了解中国的真实的情况,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希望被大家认为是中国通,希望以后有什么跟中国有关的业务能够找他,说他了解中国,因为他在中国留过学。

所以,我们在教外国留学生的时候,很注重给他们教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制度、中国的体制,以及中国办事情怎么办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大家都希望他们回国以后,首先他能了解中国,同时也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中国的角度、中国的思维方式上,去和别人沟通。

2、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变成国际化的人才?

语言,并不是最主要的东西。我们目前培养学生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发表英文文章什么的,很多人会觉得英文文章发不出来是因为语文不好、语言不好,反过来讲,如果语言好,就可以发文章。但是其实真的不是,语言只是基础。

刚才孙老师也提到了,要用批判性思维,你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找到人家的漏洞,在这个漏洞里面找知识的增长点。

3、我们现在培养中国学生,特别是清华大学现在培养人的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全球胜任力。

大家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十几年前清华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什么?是说要培养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当时培养人的一个口号。所以,有大量的学生投身于中国的建设,到了西部、到了重点行业等等。

但是现在清华大学开始注重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刚才好几位老师都提到了这个概念。全球胜任力,就是说能够在国际舞台讲中国人的声音。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就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还要有专业相关知识。

清华大学现在有好多专门为了培养中国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课程以及项目,比如说专门有跨文化交流的非学位项目,它不是学位,但是有学分,可以拿到证书。我们还有专门的直博兼修项目,清华很多工科专业的直博生,希望他们到我们学院来上一门叫国际组织的硕士生课程,他毕业的时候能既拿博士生的工科学位,同时也能有国际组织的硕士学位。

这样的话,如果他未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出现,就既有专业水平,又有在国际舞台、国际组织的运作和交流的经验。

比如有很多的专业机构,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比如国际的ICT制作的标准由国际组织定义,我们能不能有这种既懂得ICT专业背景,同时也知道国际组织怎么去运作,最后能够推动适合中国或者对中国有利国际规则制订的人才,这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谢谢!

主持人(赖沛骏):谢谢朱教授非常具体的、站在高等教育的角度,聊了一下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举了一些很具体的例子,我想问问孙老师,刚刚朱教授提到了孩子的本土化思维,除了从小培养国际化能力以外,怎么样也能兼顾一些本土思维,同时又有这种全球胜任力?能不能请您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举些例子来分享一下。

孙晨皓:好未来在组织内部特别流行一句话“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的意思就是我们互相欣赏两方的美好,最终就会形成统一。

基于这样的一个设想,所以我们会从小培养孩子“全球胜任力”的几个分支,尤其是批判思维、创新等。怎么培养呢?课堂不单单是去学习英文的,英文作为一个载体,孩子们会通过英文去学习,比如哪些动物已经灭绝了,不仅是去英文学习怎么保护动物,在课堂之外还会有专门的营地和活动,让孩子真正参与到动物保护的环节之中。

所以通过体验课堂中的英文知识,我们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在课堂上和老师讨论、和同学讨论、做出来脑图。这样,他对于概念有所认知,有了认知之后,又能在课外去实践,去国内和国外的营地之中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学生不单单对于概念有所认知,而是真正付出了行动,真正地在舞台上展现出了他的价值。他开始觉得,他在世界上不是被家长养,不是说学习好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孩子,他是有职责的。所以说,课外培训机构不单单是给孩子一个学习成绩,教给孩子一种语言,教育的交付应该是从认知到教学效果,再到最终的实践,三位一体地让孩子在这样一个世界舞台上有参与的机会,让孩子对于社会现象进行认识、批判、思考、发声、最终进行实践,这是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的,而且也是正在做的。

主持人(赖沛骏):谢谢孙老师,我们也知道除了教书育人的场景以外,国际学习还是一个生活的场景。作为国际学校的角度,我们在培养国际化人才里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请高老师做一下分享。

高薇:因为我们学校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国际化双语学校,之所以定位为双语,就是因为在办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孩子母语地发展和第二语言的发展必须是同步的,在两种语言和它背后的是文化思维方式、活动和能力的形成。因此,两种语言如何科学地比例安排和设计,较为重要。

过往办学时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更在乎英文,所以在之前创校、办校的时候,因为我自己参与和主持创办过北京的三所国际化双语学校,家长会认为英文比例一定要大。

经过了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才会发现,对于植根于中国的中国人来说,中文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恰恰是更加重要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就有意识的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中英文课程设置和比例做了精细化、科学的匹配。

在孩子的母语发展的关键期(6-12岁),中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还包括了文化、阅读等传承的、全方位的体系,我们把中文的比例加得更大一点。在英文的部分,相对来讲,进入沉浸式英语课程体系早一些,让英语能够成为他的第二母语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理论,孩子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习得的第二语言,可以达到第二母语状态,甚至都成为第二母语。到了中学之后,对孩子英文学术水平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到了高中的时候,绝大多数国际化学校的孩子,未来都要走向其它国家的大学,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他英文学术的要求就会更大一点,比例就会更多。

因为时间关系,我很难跟大家特别详细地介绍具体如何精细化、优化和科学深度地整合中国的国家课程体系和国际课程体系,如果有适龄儿童的家长,欢迎走进新对方的国际双语学校了解,一定会让您的孩子在母语发展当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底蕴的积累,同时第二语言也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阅读的角度来讲,大家都很重视阅读,包括中文和英文的阅读。我们很多时候经常用的是所谓的分级阅读,其实在学校来讲,分级阅读是必须的,每一周都要找到适合孩子个体化的中文、英文书籍。

但是,其实还有一个理念,就是叫做课内海量阅读,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会发现,孩子在学校的阅读时间越长,在家庭的阅读时间就会越长,并不是说阅读都是课外的。

因此,在国内的海量阅读,中文体系的搭建和英文体系的搭建,中英文老师选择同一个主题内容的书籍、用双语版本地研读提供给孩子,在双语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学习当中,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当然,我们还有类似于像中国文化、竹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建筑文化、瓷文化等研修。我们又把外籍教师纳入进来,因为这些恰恰也是西方团队很重视、很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内容。

而西方的老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加入他们的理解、认识和观点,和孩子一起来进行学习,这些都是非常细致的中西方融合的学习。

这种深度的融合不是两条轨道的发展,孩子在过程中,才真的能形成两种文化的自由切换,两种思维方式的自如切换,最后他能够站在一个很好的高度,成为一个相对来讲国际化的人才。

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能够把中国的东西带向世界,把世界的东西吸纳到自己的身上来,也能够带进中国。

主持人(赖沛骏):非常感谢,学生的年龄段不太一样,有国际学校的,也有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我们也畅想了一下大家去聊一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升级或者是变化的趋势。

现在科技的到来,5G、AR、VR等让全球连接的速度更快,也会有政策赋能的一些趋势,请朱教授分享一下。

朱旭峰:今天的大会叫未来教育大会,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人工智能、5G这些高科技,如果对教育的影响,还是从两个角度去谈:

第一,我们的教育机构,包括了大学、培训机构、中小学如何去运用新的科技,去培养学生。

第二,我们这些学生遇到了高科技的冲击,我们如何反过来适应这样的社会。

我也参观过好未来,好未来有好多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设计,我觉得这非常好,是因为它可以节省师资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教育公平,因为有很多优秀的师资没有办法在边穷地区教学,一个网线其实就能够把优秀的师资连到山区、贫困地区,也使他们的学生能够有优质的师资,这当然是非常好的。

同时,还有一个好处,使得学生特别是小孩、儿童,能够寓教于乐的,把过去很枯燥的知识的灌输,变成非常愉快的学习过程。反过来讲也有问题,基础还是要扎实,刚刚高老师也讲,阅读还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国际人才地培养。

很多人会说如果大学你要发论文,你没有一个基础性的阅读,不阅读一两百篇文献,你又不可能做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包括现在有很多学术研究低龄化,有很多初中生、小学生都开始做一些看起来非常严谨的学术文章,这个背后就是大量的阅读。

而我们自己其实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不要抛弃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学习能力,很多人会对高考的过程、非常痛苦的经历不堪回首,但是没有那个时候的训练,现在在谈大数据,你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学。

这些新知识都是靠我们当年积累下来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才能够接受新的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什么都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学,可能最后他接受新知识就接受不了,他没有学习能力。

我觉得还是要下苦功夫,该阅读时还是拿一本书好好阅读,该做数学题的时候,你就应该海量的去做。把你基础的能力提高,然后接受新知识你一看就会。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如何去适应AI新的技术,其实很简单,对于语言来说,对于很多的知识来说,语言都已经不再是最基本的能力了。

因为,你要读语言,你耳机里面装一个人工智能的翻译,立刻就能够做国际交流,但是如何去培养基础、底层的学习能力,所以借此机会我也想做一个倡导,就是说虽然高科技对于学习特别的方便,但是,学生们还是要吃苦,所有的捷径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的。

孙晨皓:我觉得朱教授说的特别对,因为我就是吃苦过来的,我是从河南吃苦,然后考到了朱教授学校的对门,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比如说一个家长将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他送出去可能要学习托福,我特别认同朱教授说的一点,科技永远只是一个工具,技术有可能是没有对错的,但是使用是可以有对错的,我们应该合理的去使用它。

比如说一个正确的使用方式,就是在教师资源上,我们可以加大科技的投入,去代替或者是节约稀缺的老师资源,坦率来说,在座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首先就想到是好的老师,但是实际上好的老师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够成规模培养出来的,所以一定是需要科技的辅助,比如说双师、在线、互联网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从孩子的本身成长来讲,科技也单单只能作为一种手段,现在很多孩子都在B站学习、中西双师等,这些都是手段。初期可能是快乐的,快乐在于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说刚才说到的课程,在初期会用非常有意思的知识、话题去引导孩子的兴趣。

但是,引导过后不是说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的学习一定是比较缓慢的,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以及老师对他逐字逐句的批改,你写一篇,我给你反馈一篇,你用互联网也好,你用手写也好,都无所谓,但是你要真的下笔去学、读,然后孩子的学习效果才能够有提高。

孩子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其实远比初期启蒙的兴趣,带来的更为剧烈。分数没有错,语言也没有错,但是这些都只是载体,大家承载着载体,承载的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从兴趣到习惯,到最终的品格。

所以,未来的教育,有可能在提升兴趣上,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节省资源上也是一样的,但是在最终的学习习惯和品格塑造之中,和原本的教育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有品格的人,而从古到今,好的品格其实都是一样的,作为培训机构,应该也需要贯彻这样的初衷。

可以用科技去提升教师资源、有趣性,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但是有一些坎儿是过不去的,必须要做的很扎实,最终在这个过程之中去磨炼孩子的品格,也提升老师、机构的教育质量,让孩子最终能够将品格贯彻到他的行动之中,然后为社会去做贡献。

主持人:有请高老师来畅想一下我们的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变化和趋势。

高薇:这个题目也特别大,只是自己的一点点感受而已,从未来国际化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从一路走过来,到接下来从办学的角度来说,核心我觉得可能有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若干年前,我们办国际化学校,我们的受教育者,学生一部分可能是外籍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中国学生,这是中外组合的。

我们需要的是,既要有ESL课程,就是中国学生把英文作为第二语言,也要有CSL课程,就是外国学生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在一些活动的开展、课程的搭配、设置过程中,很多时候也需要在这方面把握均衡、平衡。

但是,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新建的国际学校,还是说过往的有历史的国际学校,其实学生的生源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可以讲95%以上的民办的国际化学生其实都是中国的学生。

因此,接下来作为国际化教育的办学者,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应该培养优秀的中国年轻人,这里所讲的优秀的中国年轻人,并不是说立足于中国,我们国家的层面,而是赋予全球能力这样的优秀的中国年轻人,一定是要有示范性的,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自己的文化底蕴,还是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够创造性的去看待世界问题,解决世界问题,能够帮助需要的人,既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幸福的人,同时他又能够有意愿和能力给别人带来幸福。

所以,实际上我希望的是培养更加自立、优秀的中国的年轻人,成为引领全球和引领社会的人才,这时候,其实知识和技能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未来的发展,其实人的人格、品格恰恰是陪伴他一生的能力。

就像新东方的教育理念,终生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在这样一个大的需求和背景之下,人的人格和品质,他做出正确的判断、把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而且正确决策的能力就非常的重要。

特别是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平台、舞台上,我们要培养的是更加具有自立优秀品质和价值观中国的年轻人,这是我们的使命。

另外,未来我们应该的是更加开放和融合,之前我们是两条轨道,中文走中国的线路,然后单独的规划设计,英文的课程是单独的一条轨道来规划,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在未来国际化的学校,无论是从课程搭建、文化的组合、活动的设计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从融合的角度,最优化、最深度的规划、设计。

最终我们的孩子是能拥有一颗非常强大有力量、有全球化观的优秀年轻人的心,而不是他在两种语言、文化和思维中,不断纠结和焦虑,这样一个时间段我就希望未来的办学者能够在全方位融合的角度深下功夫。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精彩阅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