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剧情详细介绍

马苏 2018-09-22 09:26:24浏览次数:7547  
电视剧《最后一个匈奴》基本信息

  剧名:《最后一个匈奴》

  原著:改编自作家高建群同名小说《最后一个匈奴》

  集数:30集

  类型:革命英雄题材

  导演:延艺 编剧:葛水平

  最后一个匈奴演员表(主演):

  潘粤明——杨作新 刘 涛 ——饰黑白氏

  李欣汝——赵学琴 秦海璐 ——饰灯草儿

  刘冠翔 ——呼延奎 谢 宁 ——饰 农民

  由导演延艺执导,刘涛、潘粤明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最后一个匈奴》,改编自国内知名作家高建群同名小说的上半部,主要讲述了杨作新为代表的普通陕北人成长为革命者的故事。

最后一个匈奴剧情介绍

  高高的山峁上,一个穿红衫的小女子吆着牛在踩场,高原八月的阳光下,红得十分亮眼。这是一个普通的陕北高原村落,叫吴儿堡。吴儿堡记载着匈奴人一段可资骄傲的征服史。匈奴的铁骑曾越过长城南下中原掳回一批汉民百姓,漂亮的充当军妓,粗糙的便赶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筑起类似集中营的村落,取名“吴儿堡”。踩场小女子喊着号子,号子在高原持久回荡。这时候,从陕北北部边缘向远方迁徙的最后一批匈奴路过,一个年轻士兵从队伍里溜出来。一个时辰以后,少女的号子声戛然而止。在场边的茅棚里,发生了一件男男女女之间迟早要发生的事情。过了一些日子,女子的肚子大起来,两人的事情败露了。族长叫人把他们吊起来,准备处死。但女子肚子里的孩子救了他们。在这个人烟稀少的村落,对生命的崇拜,令族长决定放他们一条生路,把他们赶出村子。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来到一个山凹里定居下来。一些年后,他们有了许多儿女,回到吴儿堡。经过战乱,那里已没了人烟。他们就搬去那里,地名仍叫吴儿堡。他们开始重新建立家谱,这时候女子记起自家姓杨。我们不妨把这家成年的男人和未成年的男人,看作是那最后一个匈奴,看作是他们打发到二十世纪的一个家族代表。从杨干大到杨作新,从杨作新到杨岸乡,在二十世纪这个经典时间里,他们都有值得一提的表现。

  自南向北,吴儿堡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坐落在山坡与川道接壤处的一个阳洼上。当年集中营式的布局,如今已让位于一种零散的错落有致的布局。秋庄稼已收割完毕,这家主人杨干大,准备让九岁的杨作新上前庄办的新学,希望他长大后当个教书先生或谋碗公饭。杨作新这时候正在山坡上放羊。他看见川道里有一支迎亲的队伍经过。这一行人从一个叫袁家村的地方出发,赶往一个叫黑家堡的村子。新媳妇叫白玉娥,长得漂亮,她嫁的人叫黑大头,五大三粗,家境殷实,就一个毛病,好赌。娶了黑白氏,黑大头爱不够宠不够,把赌心淡了。但日子一长,黑大头又熬不住了。大年三十,在黑家打长工的张三李四领了工钱,缠着黑大头赌一回。黑大头把二人赢个精光。辛苦一年,两人空手失魂落魄回家。正是大雪天气,两人走过山口,遇上劫匪,想着无颜回家,就入了伙,并带这伙人劫了黑家,掳走黑大头。回到山上,准备杀黑大头之际,一个少年经过,大胆劝强盗与其杀黑大头,不如押他回去取出藏的钱财。强盗们信了。

  那一年杨作新上学已六年。他在前庄上了四年初小,又在县城上了两年高小。杨的启蒙老师杜先生是北大毕业的大知识分子,杨深受其影响。这一年,省上在肤施城准备成立肤施中学,其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间,杜是一个共产党员,被组织推荐为省立肤施中学校长。杜让杨随他一起去肤施上学。杨去了一趟肤施回来,路过山口,正遇黑大头被杀,救了他一命。回到家,与杨干大说起上学一事,杨干大坚决不同意,他已为杨说下了一门亲事,女方叫灯草。家里没钱交彩礼,就给杨的妹妹杨蛾子许下一门亲换来了彩礼。现在如要退婚,彩礼就收不回来。在杨干大的逼迫下,杨只好娶了生得粗黑的灯草。新婚不久,杨就不顾家人反对去了肤施上学。黑大头被强盗押着去起自家财宝。那一晚,正值黑白氏生产,在院子里,趁强盗头目不注意,黑将其打杀,其余强盗便拜黑为首领。之后强盗们与县民团干了几仗,不断发展壮大。考虑到长久,黑将队伍拉去了黄河岸边一处叫后九天的易守难攻的大山中。黑曾在杨虎城落难时救过杨一命,杨守西安时,黑鼎力相助,被收编为国民党军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黑因不满时局,带队伍又回到后九天。

  杨作新进入肤施中学,正是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杨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闹革命的领头人物,并与城里的富商“赵半城”的女儿赵小姐好上了。杨在赵的缠磨下,写休书把灯草休了。时局变化得快,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大肆杀戮。杜先生被害,杨侥幸躲过。回到吴儿堡,灯草已走。杨蛾子原是嫁给花柳村一个秃子。秃子想把蛾子卖去作暗娼,蛾子逃了回来。杨作新最爱妹妹,心里非常欠疚。一天,秃子来找蛾子,与杨干大打起来,杨作新出去帮忙,被认了出来。秃子引来保安团抓杨。为救杨,杨干大引开敌人,被一枪打死。从家里逃出来,杨化妆进入肤施,赵小姐已在赵半城的威压下嫁人。杨转投谢子长。谢派杨去后九天策反黑大头。杨曾是黑的救命恩人,来到后九天,提起往事,黑将杨待为上宾。杨带人下山除了秃子为父报仇。在山上稍有闲暇,杨就陪黑打麻将,与黑好如亲兄弟,将黑的儿子取名黑寿山。山下红军游击队不断壮大需要枪支,催杨加快策反。杨不知如何是好。一天,山下黑常去的一个赌庄老板请黑去丹州赌,赌注是二十杆汉阳造。黑经不起诱惑,冒险前往,结果却是一个圈套被抓。为救黑,杨组织人马攻打丹州城。不料城未攻下,反被敌人的援军取了后九天,黑的头也被挂上丹州城墙。

  后九天的队伍被红军游击队改编。黑白氏母子因下山侥幸逃过一劫。杨作新决定先送黑白氏母子回袁家村。正要启程,黑白氏要黑寿山拜杨为干大,并央杨去丹州取黑大头首级与已埋的身子合葬。当晚,三人乔装打扮入城,杀了诱黑大头入套的赌庄老板,设计取下黑大头首级出城葬好,悄声上路。黑白氏原是个风流人儿,早对杨有意。一晚住店,杨与她纠缠在一起,第一次尝到了做男人的滋味。

  1929年,杨作新去肤施重建中共肤施地下党支部,名义上是去肤施城外一家小学任校长。村民为留住杨,为杨撮合了一门亲事,女的叫荞麦,对杨很贴心。两人很快就结了婚。

  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革命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在陕北如火如荼地进行,到1934年,达到全盛,控制了陕北高原一半的县城,并成立了刘志丹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和谢子长指挥的红军第27军。1935年,毛泽东来到了陕北吴起镇。这天夜里,毛泽东在吴起镇宿营。陕北红军派人来联系,来人叫杨作新,现在是永宁山地区的工委书记。这天夜里,作为刘志丹秘书的杨与闻名已久的毛泽东作了一次深谈。从杨那里,毛泽东了解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也就在这一年,杨的儿子杨岸乡出生。荞麦的奶水很丰富,1947年延安保卫战中,黑寿山受了重伤,一个叫荞麦的老乡的奶水救了他的命,当时他还不知道荞麦就是他的杨干妈。大反攻时,他去找这个女人,但这个女人已害病死了。杨老太太怕儿子在城里做大官花了眼,让荞麦领儿子进城去住。一年多的时间,杨作新行色匆匆,几乎参与了中央红军进入陕北高原后的所有重大活动。后来,他就任肤施市督学。杨蛾子这一年23岁,像一朵娇艳美丽的野花,迎风怒放。这一年,政府疏散来一群红军伤兵。蛾子家也来了一个。没过多久,两人好上了,并结了婚。由于结婚的折腾,伤兵的伤开始恶化,部队只好将他转走。两人洒泪而别。

  杨作新在庐山参加了半个月训练班,听蒋介石训了一次话。回到肤施,就被边区保安处关了起来,要他将变节自首的问题向组织交代。杨当时就呆了。他认为这是个误会,只要传讯他他就可以讲清楚。但在里面呆了一年,也没有人传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黑白氏送儿子来肤施上边区师范。黑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女人,听说杨被关,就通知以前的土匪弟兄来劫狱。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杨自然不愿背叛革命,撞墙自尽。几年后,杨岸乡在玩耍时偶遇毛泽东。毛得知他是杨之子,就将他送进了方志敏、刘志丹的孩子上学的保育院读书。

  这一年一个初夏的晚上,肤施城的一间平房里,一群北京知青在聚会。屋子的主人叫丹华,一个漂亮的高个姑娘。大家都在谈回城的事,但丹华却高兴不起来,她酷爱写作,她刚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支歌》又被退稿。丹华的母亲已死,在香港的姨妈一再催促她去香港定居,但她却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办。这事就是一幅剪纸,作者她还没找到。剪纸是一个小姑娘剪的,丹华回京时曾拿给一个老研究员看,老研究员认为是一件艺术珍品。丹华决定去找这位小姑娘。

  班车沿延河河谷前行。在交河口一个小店,丹华下来吃荞面。一个饿极了的小姑娘站在她面前。丹华把面让给她,她一连吃了几碗,竟给撑死了。这一切都被店里一个眼神怪怪男人看在眼里。丹华难受地掩埋小姑娘时,男人过来帮忙。让丹华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位小姑娘,就是她要找的人。最后她一无所获。

  丹华那天碰见的正是杨岸乡。杨1964年大学毕业留校任讲师,因父亲的原因被下放到交河口造纸厂当化纸工,四十岁仍未婚,每天只知看书。那天遇见丹华,即被她的美丽和北京口音吸引。此事过后两月,在一次化纸时,杨发现了一个手稿,是一篇名叫《最后一支歌》的小说,署名花子。这是丹华离开时丢掉的。杨看一遍,被故事情节感动。他不想这样好的东西被埋没,立即投给一家文学刊物。

  一天,一位老干部来到造纸厂。老干部叫黑寿山,是新上任的肤施市委书记。黑这一年已55岁。他只是路过。他是个务实的人,喜欢下基层。这次上任,黑要做两件大事:一是治理沙漠化,二是发展经济改变肤施贫穷面貌。在造纸厂,黑偶遇杨岸乡,对这个下放的大学讲师表示出兴趣,但却没给杨岸乡留下太深印象,他只关心寄出去的那个稿件。20天后,用稿信来了,编辑以为稿件是杨的,对他的才情大加赞赏。杨自此出名,约稿不断。黑寿山参加完省委工作会回来,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自称丹娘,约他一见。黑一阵激动,他记起26年前自己在西北团校培训时,认识了一位叫丹娘的漂亮北京姑娘。两人坠入爱河并有了肉体之亲。后因丹娘出身资本家家庭,黑只好放弃这段爱情。其实,打电话给黑的是丹华,在黑眼里,她酷似丹娘。黑心里一动,下意识觉得她是自己女儿。但丹华却拒他于千里。她只向黑讲述自己母亲后来的情况,以及母亲的死。黑深感内疚。这次见面后,丹华就去了国外。

  杨岸乡被平反。他想到了父亲不明不白的死,开始去找市里的各部门为父亲平反。跑了一段时间,始终没结果。他找到了市委书记黑寿山。黑得知他是杨作新之子,与他紧紧拥抱,然后把他叫去家里,促膝长谈。不久,市里下文,纠正了对杨作新的错误决定。

  在黑寿山的关心下,杨岸乡调回肤施城,进了丹华原来所在的文研所,住丹原来的房间,干丹原来的工作,完全顶替了这个人物的角色。不久,杨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了。接着,他的长篇小说《荒原故事》在文坛引起巨大轰动。而黑的治理沙漠化和发展肤施经济也取得显著成效。

  黑寿山60岁那年办了离休,将市长白雪青举荐为书记。黑在任期间为陕北工业打下的基础开始产生效益。煤和石油成为陕北的支柱产业。

  杨岸乡带陕北剪纸艺人访法。在那里,他意外遇见已是记者的丹华。他们谈黑寿山,谈文研所,谈《最后一支歌》的奇遇,相见恨晚。那晚,两人缠绵在一起。分手回国后,再联系丹华,已杳无消息。

  杨家准备将杨作新和荞麦的骨骸迁回吴儿堡。肤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将葬礼搞得闹闹热热,黑寿山、白雪青亲自参加。葬毕,杨蛾子与守候几十年的憨憨结婚。杨岸乡回到肤施城继续他的文字生涯。至于远走让黑寿山和杨岸乡牵挂的丹华,后来再没得到她的消息。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精彩阅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