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孙颖莎在日本和中国两站国际乒联白金系列巡回赛,一路狂飙所向披靡,直到中国站决赛遇上乒坛女王丁宁。
孙颖莎的技术稳中带凶冲劲很足,在决赛第一局让丁宁猝不及防败下阵来。丁女王大概赛前也没有估计到会受到孙小霸王这么强有力的冲击,然后她使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下蹲砍式发球,才把局面扭转过来。
之后几局比赛,丁宁频频使出砍式发球。孙颖莎很不适应,接球有时冒高有时下网,甚至接球直接失误丢了几分。可以说,丁宁是用发球砍翻了这个打球虎虎生风的小妹妹。
那么丁宁的砍式发球,奥妙在哪儿?在高速摄像机普及且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有什么秘密可言?是的,没有秘密,乒坛早就分析过也都知道丁宁发球的奥妙,可就是接不好防不住。为什么?且听笔者为君浅析。以下动图均为决赛中实例,为观看效果,动作为慢镜显示。
首先了解砍式发球的原理。在下蹲时挥拍,持拍手在耳后挥拍距离长,合上身体下降的重心,这样的球是很急很冲很顶的。重点是丁宁左手持拍,红色背面触球,发出的是逆旋转;黑色正面触球,发出的是顺旋转。球拍触球的瞬间,向上发力是上旋。向下发力是下旋。
上图是第2局5比4时,丁宁发球的慢动作。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丁宁这次是红色背面触球,逆旋转。在比赛中,丁宁发球速度很快,你几乎无法预判她将以哪一面击球,只能牢牢盯球。
上图是第2局6比4丁宁的发球。这是丁宁发得最多的方式,逆旋转侧上旋发球。用红色背面套胶击球,制造逆旋转;球拍看似往下砍像下旋球,实际上触球的瞬间,球拍是接触球的中上部向上发力。然而动作幅度如此之小时间如此之短,有几个人能看清?在紧张高速的比赛中,乒乓球运动员下意识的动作,身体反应比脑子快,很容易就当下旋去接了。孙颖莎就是按照平时千万个球养成的习惯,当下旋球搓了一板,结果直接冒高出界。
在判断不清上下旋的情况下,孙颖莎接球冒高被丁宁反攻得分。比如上图,第3局9比8这个回合,就是典型赛例。
兵者诡道也。熟悉丁宁的球员当然知道她爱发侧上旋,丁宁就会间隔着发一个侧下旋,让你不敢放心地看不清也当上旋来蒙。第2局10比8这个球,丁宁发的就是逆旋转(以丁宁视角球向左飘)侧下旋。看起来球的弧线挺高,孙颖莎当上旋来球,一反拉就下网了。[乒乓网胡清源原创]
丁宁的下蹲砍式发球,对腰腿的力量要求也很高。如果蹲不下起不来,那就尴尬了,所以练习者不多。以前女子方面有牛剑锋也擅长这个发球,男子方面有日本松平健太德国奥恰洛夫。他们都是右手,丁宁是左手持拍。中国队遇到平野美宇,可以安排四个人来模仿她当陪练。吃过丁宁发球亏的选手,想要找到像丁宁一样左手持拍发下蹲砍式娴熟的球员来做针对性训练,基本不可能。
一招鲜,吃遍天。丁宁砍式发球的绝活,你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场上判断太难,平时没有陪练,心里手上都没底,那还能不吃球吗?
乒乓网 胡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