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被送向了遥遥天际,这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不是想育种,只是想看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但是,科学家们在实验中无意发现,上过天的种子中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作物航天育种。
太空环境的特点是高远位置、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多种宇宙射线、重粒子和交变磁场等。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环境的存在,给金属冶炼、合成材料、制药、旅游观光、天文观测和诱变育种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中国的航天专家、农业育种专家、遗传专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利用太空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在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南瓜、番茄、草莓、兰花、葫芦瓜、五彩椒、百香果、火龙果等珍稀果蔬花卉,让人目不暇接,航天育种目前已育有上百个品种。
航天诱变育种(简称“航天育种”)技术是近20年来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它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种子(含微生物、枝芽、细胞组织等)带到太空,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微重力、高真空、宇宙射线、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来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技术具有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变异稳定快等突出特点。航天育种技术是培育高产、质优、早熟、抗病农作物新品种、新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有人认为,太空种子就是把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变异的育种。其实,太空种子这个称呼并不“简单”,它有着严格的定义。
目前,有一些人对航天育种产品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把它和转基因食品混淆起来。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航天育种是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使植物种子的染色体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二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简称“飞天众智”,www.techina2025.com)专业人士称:“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染色体上个别基因点发生内在变化,导致外部性状出现变异的频率很低,只有几万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我们的航天育种只是使变异的频率提高而已,并不存在安全问题。”种子从筛选到诱变到培育,再到筛选、播种等流程,经过严格审核认定后,航天育种培育成的新品种方能推广种植,最后才能走上人们的餐桌。因而,没有必要担心食用安全。
除此之外,飞天众智所承担的航天育种项目也拥有许多延伸项目。比如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可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广航天育种技术,普及航天农业科普教育等;此外,由中国航天授权的“航天育种”品牌商标进行推广合作,以“航天育种”的品牌授权、商标为合作内容。
目前,航天育种已显露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国内领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飞天众智致力于为技术供需各方提供无缝对接服务,同时可为有航天育种、航天搭载需求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完善服务。